詳情
1月23日,農業部在廣西南寧啟動了“2010種子執法年”活動。農業部將于今年嚴厲清理不合格企業,對存在問題的企業限期整改,對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企業依法吊銷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
結合最近政府高層對中國種業的關注,農業部的此次活動給了一些大型種企和業內人士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湖北省種子管理站一負責人表示,種子執法年的意義,并非簡單地調解企業糾紛,而是調整全國種業的結構及產業狀況。武漢豐樂種業(16.47,0.75,4.77%)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業文也向媒體透露,該公司所在集團已向有關部門申請,將投資5億元,用于兼并全國范圍內的優質企業。
不過,他們的期望可能過高了些,也過早了些。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萬建民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種業的發展靠一個執法活動解決不了。因為,中國種業的最重要的問題在于缺乏科研能力,科研人員的短缺不可能在短期內補齊。
數據顯示,我國持證種子企業目前共有8700多家,其中具備品種研發能力的企業僅為1%??蒲心芰Ρ∪醯囊粋€關鍵原因就在于企業的“得過且過”和“安于現狀”。
在萬建民看來,到現在為止,我國還沒有一個種子企業定下了遠大目標,也沒有一個企業家具備戰略眼光。很多種子企業把賺來的錢都轉投到房地產等利潤更高的領域了,而不是投入到科研上。
“道理很簡單,種子研發是一個投資大、見效慢、風險高的項目。一個好種子的培育有可能需要10年—20年的時間。與其這樣費力不討好,還不如去做‘盜版’。”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據他透露,我國很多種企所謂的新品種都是在他人成果的基礎上稍加改造形成的。
執法年活動對“盜版”現象的抑制也有很大難度。“很多中資企業都有地方政府的背景。”萬建民說。鄭風田也稱:“多起假種子事件最后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2009年的江西假種子事件就是個典型。”
新種培育的另一來源——科研機構的日子似乎也不是太好過。“現在的科研機構也組建了一些公司來推廣新品種,但是這種公司在營銷上的短板還是比較明顯的。由于從市場上獲得的回報不是太高,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也同樣不高。”鄭風田說。
此外,鄭風田提出,現行的良種補貼政策也不利于新種的推廣,哪種種子能進入補貼名單并非農民或市場說了算,而是農業局說了算。在求租空間的存在下,一些好種子并沒有得到很好地推廣。“應該把良種補貼的‘名單’取消,直接以現金的形式發到農民手中。”鄭風田說。
雖然萬建民不同意新種在推廣中遇到了阻礙的說法,但是他也承認推廣的效果和推廣公司所獲得的利潤與跨國公司相比相差甚遠。
“我國應建立兩三家大型的‘種業航母’,由這幾個公司拿出一大筆資金招聘一大批科研、戰略管理、市場營銷等領域的優秀人才,來與跨國公司抗衡。‘種業航母’應該是國有企業,因為短期內依靠市場培育具備戰略眼光的民營企業家還不現實。”萬建民說。
鄭風田與萬建民的觀點有些不同,他認為我國短時間內建立“種業航母”并不現實。如果強行把幾家公司捏合在一起,效果可能并不好。而且,在地方保護主義下,種子企業也很難做到覆蓋全國。
“其實,我國沒有必要走歐美國家的老路。我國好種子的區域性十分明顯,袁隆平的水稻只適合湖南省等南方地區種植,而不適合東北。”鄭風田說。他認為,我國可以走“科研機構+市場化公司”強強聯合的模式,兩者各負責一個領域,各占一部分股份。
結合最近政府高層對中國種業的關注,農業部的此次活動給了一些大型種企和業內人士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湖北省種子管理站一負責人表示,種子執法年的意義,并非簡單地調解企業糾紛,而是調整全國種業的結構及產業狀況。武漢豐樂種業(16.47,0.75,4.77%)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業文也向媒體透露,該公司所在集團已向有關部門申請,將投資5億元,用于兼并全國范圍內的優質企業。
不過,他們的期望可能過高了些,也過早了些。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萬建民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種業的發展靠一個執法活動解決不了。因為,中國種業的最重要的問題在于缺乏科研能力,科研人員的短缺不可能在短期內補齊。
數據顯示,我國持證種子企業目前共有8700多家,其中具備品種研發能力的企業僅為1%??蒲心芰Ρ∪醯囊粋€關鍵原因就在于企業的“得過且過”和“安于現狀”。
在萬建民看來,到現在為止,我國還沒有一個種子企業定下了遠大目標,也沒有一個企業家具備戰略眼光。很多種子企業把賺來的錢都轉投到房地產等利潤更高的領域了,而不是投入到科研上。
“道理很簡單,種子研發是一個投資大、見效慢、風險高的項目。一個好種子的培育有可能需要10年—20年的時間。與其這樣費力不討好,還不如去做‘盜版’。”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據他透露,我國很多種企所謂的新品種都是在他人成果的基礎上稍加改造形成的。
執法年活動對“盜版”現象的抑制也有很大難度。“很多中資企業都有地方政府的背景。”萬建民說。鄭風田也稱:“多起假種子事件最后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2009年的江西假種子事件就是個典型。”
新種培育的另一來源——科研機構的日子似乎也不是太好過。“現在的科研機構也組建了一些公司來推廣新品種,但是這種公司在營銷上的短板還是比較明顯的。由于從市場上獲得的回報不是太高,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也同樣不高。”鄭風田說。
此外,鄭風田提出,現行的良種補貼政策也不利于新種的推廣,哪種種子能進入補貼名單并非農民或市場說了算,而是農業局說了算。在求租空間的存在下,一些好種子并沒有得到很好地推廣。“應該把良種補貼的‘名單’取消,直接以現金的形式發到農民手中。”鄭風田說。
雖然萬建民不同意新種在推廣中遇到了阻礙的說法,但是他也承認推廣的效果和推廣公司所獲得的利潤與跨國公司相比相差甚遠。
“我國應建立兩三家大型的‘種業航母’,由這幾個公司拿出一大筆資金招聘一大批科研、戰略管理、市場營銷等領域的優秀人才,來與跨國公司抗衡。‘種業航母’應該是國有企業,因為短期內依靠市場培育具備戰略眼光的民營企業家還不現實。”萬建民說。
鄭風田與萬建民的觀點有些不同,他認為我國短時間內建立“種業航母”并不現實。如果強行把幾家公司捏合在一起,效果可能并不好。而且,在地方保護主義下,種子企業也很難做到覆蓋全國。
“其實,我國沒有必要走歐美國家的老路。我國好種子的區域性十分明顯,袁隆平的水稻只適合湖南省等南方地區種植,而不適合東北。”鄭風田說。他認為,我國可以走“科研機構+市場化公司”強強聯合的模式,兩者各負責一個領域,各占一部分股份。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Copyright ? 2021 四川農大高科農業有限責任公司 蜀ICP備20024782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成都